简要技术说明:
本课题完成了以下几项研究内容:(1)青海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种类调查及生态学研究,查清了青海地区8个蝠蛾种,发现了两个新种(拉脊蝠蛾和贵德蝠蛾);(2)冬虫夏草寄主昆虫人工饲养技术研究,完成了由卵→幼虫→蛹→成虫→卵的饲养过程;(3)青海不同地区冬虫夏草真菌无性菌株的分离比较及生态学研究,共分出不同地区8个菌株,并研究生长及分生孢子形成条件;(4)冬虫夏草子囊孢子的收集、保存、萌发技术研究,掌握了子囊孢子的无菌收集和萌发条件;(5)进行了人工冬虫夏草接种试验的研究,在实验室内成功获得了全人工培养的冬虫夏草僵虫并长出了有子座的个体。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基本摸清青海冬虫夏草蝙蝠蛾的种类、分布区和生态学;
(2)解决虫草蝠蛾的饲养技术,并为人工接种研究提供足够的幼虫;
(3)分离筛选出青海不同地区冬虫夏草无性菌株,分别对不同种类的虫草蝠蛾幼虫进行接种;
(4)提供冬虫夏草真菌子囊孢子的收集、保存、萌发的技术;
(5)提供冬虫夏草虫菌复合体生长发育规律和生态学研究报告;
(6)争取提供少量全人工培养的冬虫夏草。
应用前景:
冬虫夏草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癌作用,天然资源量很缺,因而珍稀、昂贵。冬虫夏草是青海省出口创汇的重要大宗商品之一,也是主产区群众经济财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市场需求量和价格不断上涨,采挖人数也不断增加。近年来,由于西部地区持续干旱,直接影响天然冬虫夏草的产量,外加长期以来乱采乱挖使虫草生长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不仅造成虫草产量的大幅度下降,使天然冬虫夏草质量下降,资源日益减少,而且造成了草地的大量退化。
冬虫夏草作为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中药材,大力开发虫草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十分必要的。研究冬虫夏草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与天然虫草特性基本相同,且具有完整形态的人工冬虫夏草。该课题学术价值和技术水平均可达到国内外领先地位,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有很高的竞争力和市场回报率,既可缓解国内外市场对冬虫夏草的需求;又可缓解青藏高原,特别是"三江源"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为青藏高原的生态治理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还可以保护冬虫夏草的野生资源,为合理利用虫草资源提供一条途径。将对青海地方经济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寄主昆虫的驯化饲养,继续开展全人工冬虫夏草的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及其化学成份分析。